第(2/3)页 早有蜻蜓立上头。” 此诗一出,清新灵动之气扑面而来! 蒋正明抚掌大赞。 “妙!妙极!‘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’,动静结合,宛如画卷!当真是佳作!” 他含笑看向锦衣少年。 少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,那原本精心准备的诗句在“小荷才露尖尖角”面前,瞬间显得匠气十足,黯然失色。他再次对着徐锋深深一揖,声音带着一丝艰涩。 “先生……诗才惊绝,学生……再输一筹。” 场下彻底安静了。 如果说第一次是巧合,那么这第二次……就只剩下难以置信和仰望了。 蒋正明眼中笑意更浓,似乎对这结果早有预料,继续高声出题、 “夏去秋来,层林尽染,肃杀之气渐起,便以‘秋’为题!” “大人,学生已有。”徐锋的声音平静无波,仿佛只是在回答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。每一次的快速应答,都像一记重锤,敲打在其他还在苦思冥想的文士心头。 锦衣少年这次甚至没有尝试,只是静静地看着徐锋,眼中充满了探究和一丝……挫败。他自负才高,从未遇到过如此对手。 徐锋略一沉吟,似是在脑海中搜寻,随即朗声道: 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 渚清沙白鸟飞回。 无边落木萧萧下, 不尽长江滚滚来。” 此诗甫一出口,一股苍凉、阔大、沉郁顿挫的意境瞬间笼罩全场! 听得在场众人无不心神激荡,面露震撼之色! “……学生,心服口服。” 锦衣少年这次连“认输”二字都未说,只是对着徐锋深深一躬,神情复杂,既有钦佩,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。 他彻底明白了,自己与眼前这人,根本不在一个层级。 接下来,无论蒋正明是以“冬雪”、“山河”、“离愁”还是“边塞”为题,徐锋皆能应声而作,每一首都信手拈来,而且无一不是上乘之作,引得满场惊叹连连。 那些原本还存着争胜之心的文士,此刻早已没了比试的心思,完全变成了看客。他们的目光全都汇聚在那个青衫男子身上,从最初的轻视、好奇,变成了现在的敬畏和探究。 第(2/3)页